• 首页
  • 资讯
  • 蔬菜
  • 果品
  • 水产
  • 酒水
  • 饮料
  • 茶叶
  • 畜禽
  • 食用油
  • 资讯
logo
  • 首页>
  • 资讯 >
  • 正文

江苏南京:希望的田野上“改”出幸福的家_天天观热点

2023-06-14 08:40:54 来源:南报网

“忧居”变“优居”,今年南京计划改造191户农村危房

希望的田野上“改”出幸福的家

近日,在六合区雄州街道山北村,村民林传良正忙着采购木方等建材,准备装修。今年,林传良家里40多年的老房子因屋梁断裂被鉴定为D级危房,上个月推倒重建,目前已开始装修。“多亏了党和政府的好政策,还有一个月就能住上新房了。”“忧居”变“优居”,望着拔地而起的两间新房,林传良咧开了嘴。


(资料图片)

安居才能乐业,农村危房改造是实现“两不愁三保障”目标中贫困人口住房安全有保障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南京持续实施农村低收入家庭危房改造,细化目标任务,强化资金支持,深化技术指导,不断加大工作力度,让更多村民在希望的田野上有了幸福的家。

精准聚焦,坚持实现应改尽改

“结实防水的新型钢瓦,重新粉刷的墙面,现在再也不用担心下雨天漏水了!”上周六,搬回改造后的“新家”,江宁区谷里街道亲见村村民李仁红激动地说。

发生在李仁红一家的可喜变化,是南京市对于农村危房改造坚持精准聚焦、应改尽改、动态清零的一个缩影。

记者从市建委了解到,自去年5月开始,南京全面开展农村房屋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截至目前,已排查农村自建房约117万栋,初判隐患8253栋,其中被列入今年农村危房改造的低收入家庭户数为191户。

“这191户家庭,涵盖四类人群,即低保户、农村分散供应特困人员、农村低保边缘家庭以及因病因灾因意外事故等刚性支出较大或收入大幅缩减导致基本生活严重困难的家庭。”市建委有关负责人介绍,为了使这一“民心工程”真正惠及最需要的群众,南京农危房补助最低达到新建翻建5.4万元/户、维修加固2万元/户,有条件的镇街实施0.3万元—0.6万元不等的补助,通过“真金白银”帮助困难群众实施危房改造。

危房改造具体工程由村民自己寻找的泥瓦匠负责,为了让每一名添砖加瓦的具体建设人能够造出“安心房”,圆村民“安居梦”,市建委特意编制了农村住房条件改善技术指引等文件手册,组织乡村建筑工匠培训等活动,普及农房安全知识,培训建造技术,让更多乡村泥瓦匠“持证上岗”。

暖心服务,托起群众“稳稳的幸福”

6月6日,新雨初晴,六合区雄州街道瓜埠中心社区九板桥组村民刘志邦家的两间红瓦房,经雨水冲刷后愈发明亮。记者走进屋内,不难看出老两口对新房爱护有加,内墙粉刷一新,水泥地平坦洁净。“前两天,我和老伴就搬过来住了,街道城建中心还专门送来了搬家礼物。”刘志邦指着一台崭新的燃气灶说。

刘志邦家的两间旧瓦房建于上世纪70年代,低矮破旧、阴暗潮湿。然而,由于老两口均患有不同程度的智力障碍,劳动能力有限,没有能力翻建新房。今年4月,两间老房子被纳入危房改造范围。政府出钱帮忙改造旧房子,这可乐坏了老人家。

然而,改造的第一步就是需要农户携带申请书、身份证复印件等材料前往申请,这让大字不识的刘志邦犯了难。正当他愁眉紧锁时,瓜埠中心社区社工田德有走进老人家中,收集好相关材料,主动帮办代办了用地等手续。5月8日,危房改造便正式动工。12天后,一座红瓦黄墙的新房矗立地面。“田德有不但前期帮忙跑手续,建设过程中每天都过来监督工程质量。我们能住上新房,多亏了他来回奔忙。”刘志邦感激地说。

全程代办,让农户少跑腿,这是南京危房改造中的一个暖心画面。为了将温暖送到农户心坎上,南京在危房改造中更加注重服务精细化和需求精准化。比如,针对老人多年烧大灶、短期内无法改用煤气的问题,施工队拆除旧灶后又砌了一个新灶;比如,部分农户不习惯把卫生间放在室内,社区也会尊重农户意愿,将这一功能区设在户外……“改的是危房,暖的是人心。”市建委有关负责人表示,只要农户有需求,他们都会尽量满足,让他们住得舒心、踏实。

点面结合,从“一处美”变“处处美”

下午1点,吃过午饭的赵贤文又一次踱步来到正在翻新的老房子门前,看着“新居”一天变一个样,他心里的期待又多了几分,“每天都在数着日子,就想早点搬进来住”。

今年50岁的赵贤文是浦口区汤泉街道陈庄村一名低保户,其房屋年久失修墙体开裂、屋顶漏水,存在较大安全隐患,但本人却无力翻修。社区了解情况后积极对接城建、城管、民政等部门,帮其申请危房改造相关资金补助,目前外部翻新已经结束,正在进行内部装修,社区还在房前屋后开展“大扫除”。

“我们不仅要村民家里美,更要村庄美,不仅要‘点上美’,还要‘面上美’。”陈庄村党总支书记何建国说,在打造省级特色田园乡村的过程中,陈庄将农村危房改造与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美丽宜居乡村建设相结合,通过基础配套建设、水环境整治等项目,修复、提升乡村自然环境,进一步改善村民居住生活环境质量。

6月4日上午9点多,江宁佘村九龙广场上的人渐渐多了起来,乡村旅游直通车来了好几班,路旁停满了私家车。行走村中,青砖黑瓦的古建筑群,仿佛在提醒游客放慢脚步。“以前村里都是闲置的老房子,现在不仅修好了,还变得这么好看!”70多岁的潘惟岱感慨道。

近年来,佘村大力开展古村保护复兴、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不仅修缮了潘氏宗祠、潘家老宅,恢复其原有的明清古建筑风貌,也立足原住房、原居民,按照徽派建筑风格,改造原有民居院落,将民宅融入周边山水田林风景,昔日破旧房屋“摇身一变”成了市民休闲娱乐的打卡地。

“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一直以来,在把好质量关的基础上,南京坚持以农房改善带动村庄建设水平不断提高,以村庄现代化引领农房品质持续提升,在完成危房改造任务的同时,极大地改善了人居环境,从“一处美”变为“处处美”,受到群众普遍称赞。

关键词:

    为您推荐

  • 江苏南京:希望的田野上“改”出幸福的家_天天观热点

    资讯2023-06-14
  • 天天报道:佛山照明:车灯模组产品目前在手订单充足,已与理想汽车、福特汽车等建立合作

    资讯2023-06-14
  • 依旧人马合一 场地试驾马自达CX-50行也

    资讯2023-06-14
  • 薇薇安啥意思(薇薇安什么意思简介介绍) 每日资讯

    资讯2023-06-14
  • 今头条!1、周二(6月13日),标普500指数高开后高位震荡,原材料板块收涨2.33%,工业板块涨1.16%,可选消费板块涨1.0%,信息技术/科技板块涨0.71%,能源板块涨0.47%,电信板块涨0.27%,公用事业板块则收跌0.07%,是唯一收跌的板块

    资讯2023-06-14
  • 有创意的运动会入场式_运动会入场式创意有哪些 焦点热门

    资讯2023-06-14
  • archive2020绝密档案_vivibear最全绝密档案 环球今日讯

    资讯2023-06-14
  • 当前消息!好消息!12306可以选择铺位了!

    资讯2023-06-14
  • 今日热讯:中疾控:预计美国前期人偏肺病毒高发疫情对我国影响有限

    资讯2023-06-13
  • 又有两家A股地产公司退市:*ST宋都和ST阳光城将被终止上市

    资讯2023-06-13
  • 长宁开展住宅小区防汛防台演练 焦点要闻

    资讯2023-06-13
  • 环球最新:工业富联:股票交易异常 目前公司AI服务器业产生效益影响较小

    资讯2023-06-13
  • 焦点热讯:苹果15怎么设置呼叫转移功能_苹果15怎么设置呼叫转移

    资讯2023-06-13
  • 泰安市31条道路、32座桥梁接受“深度体检”-环球报道

    资讯2023-06-13
  • 《透明侠侣》路演 “皓史成双”助阵高考毕业生

    资讯2023-06-13
  • 马卡:巴黎认为姆巴佩是在施压 他们已有姆巴佩离队后的规划

    资讯2023-06-13
  • 看热讯:预告:自然资源部周三举行6月例行新闻发布会

    资讯2023-06-13
  • 北京大病医疗报销比例及标准2023最新是多少?

    资讯2023-06-13
  • 歌词 会有天使替我去爱你_会有天使替我爱你歌词_天天热议

    资讯2023-06-13
  • 天天微头条丨回味悠长的近义词(回味的近义词)

    资讯2023-06-13

果品

  • 北京2022年冬奥会、冬残奥会奖牌“同心”正式发布
  • 冬奥故事会丨一图了解冬奥会历届奖牌
  • 同心筑梦向未来——写在北京冬奥会开幕倒计时100天之际
  • 外交部:美国针对亚裔仇恨犯罪数字令人痛心

蔬菜

  • 说好“一梯一户”却成了“两梯两户”,买方能否解除合同?
  • 更高水平开放合作助力中国东盟经贸发展迎新机遇
  • 9被告人犯侵犯著作权罪被判刑罚
  • 玉渊谭天丨中美再通话,“建设性”很重要
  • 环球时报社评:中美经贸需要建设性对话
  • 俄媒:莫斯科扩大新冠感染新疗法试点范围
  • 冰雪之约 中国之邀 | 追赶的勇气
  • 中国第20批赴黎维和建筑工兵分队完成“VA-2”道路排水系统修缮任务
  • 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举办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50周年图片展
  • 美专家认为三大原因导致美国供应链危机

Copyright   2015-2022 大众食品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豫ICP备20014643号-14   联系邮箱: 905 14 41 0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