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阳江日报记者/王静 通讯员/曾宪斌
(相关资料图)
省委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关系到广东在新征程中走在全国前列、创造新的辉煌。按照省委、市委部署要求,海陵试验区立足打造阳江高质量发展特色区,统筹区的优势、镇的特色和村的资源,深入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大力推进强区促镇带村,壮大区域、镇域综合实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把区镇村发展的短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潜力板,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做强特色产业
壮大县域经济
记者:海陵试验区立足打造阳江高质量发展特色区,将如何加快“四季海陵”建设,做大做强特色产业,推动县域经济发展壮大?
陈永禄:推动县域高质量发展是“百千万工程”的重点之一,而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又是其中关键。海陵试验区将紧紧抓住县域这个重要发力点,依托地理、生态、人文等资源优势,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做强做优实体经济,为打造高质量发展特色区撬动空间。
一是充分发挥旅游+综合带动效应,加快建设“四季海陵”。紧紧围绕破解旅游淡旺季落差这一痛点,推进旅游与其他产业深度融合,结合四季特点和游客需求,从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开展研学体验活动、举办体育赛事、探索开发温泉康养产品等方面发力,全力推进旅游业全区域、全要素、全产业链发展,进一步夯实旅游产业作为支柱产业、主导产业的地位和作用,实现四季全时的旅游态势,努力打造“春之盎然、夏之海韵、秋之浪漫、冬之暖阳”的国际旅游岛、世界滨海文化旅游目的地。
二是用足用好机遇和政策,加快发展地方特色预制菜。压实各工作组责任,加强与企业沟通协作,扎实有序做好区水产品深加工(预制菜观光旅游)产业园项目的各项前期工作,争取早日落地建设投产,打造具有本土特色的预制菜与旅游融合发展新亮点,满足游客游玩、娱乐、购物的多元化体验,并通过该平台整合发展海洋捕捞、海洋养殖、海产品加工和海岛旅游等产业,培育新税源,实现经济创收。
三是推进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加快打造国家级渔港经济区。全力配合推进闸坡世界级渔港项目建设进度,加快建设配套齐全、功能完善、辐射面广的区域性集生产、生活、贸易、观光旅游等于一体的现代渔港经济区,做强海洋经济的平台支撑。优化渔业产业结构,积极发展生态高效渔业、休闲渔业,突破发展“深蓝”经济,逐步清理近海养殖,发展深远海养殖,构建蓝色海洋产业带。
深化城乡融合
区域协调发展
记者:结合美丽圩镇建设,海陵试验区将如何落实人才、资金、土地保障,强化乡镇联城带村节点功能,深化城乡融合,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陈永禄:海陵试验区将以机构改革为契机打造过硬人才队伍,用好乡贤企业家力量,积极争取政策性资金支持,优化产业用地供应,加强闲置土地处置工作,为美丽圩镇建设、城乡融合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不断增强区域发展的协调性、联动性、整体性。
一是推进美丽圩镇建设。完善圩镇基础设施,加强农房管控和风貌提升,统筹镇村连线成片建设,以乡村风貌带建设为抓手,加快推进丝路船说风貌带二期项目建设,带动风貌带周边8个村发展,将闸坡镇打造成为海陵岛的城市副中心。
二是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支持闸坡镇加快镇村产业融合化、差异化发展,因地制宜培育发展观光旅游、农业采摘、现代农业等乡村产业,大力发展乡村民宿,培育农业新业态新模式,争取将闸坡镇打造成为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镇。
三是加快城乡融合发展。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优化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资源配置,增强综合服务功能,在今年内建成镇级党群服务中心,加快把镇打造成乡村治理中心、农村服务中心、乡村经济中心,尽可能多方面让农民在农村能够享受到城市的服务,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高效、生态环境共保共治、公共服务均等覆盖。
重点领域发力
赋能乡村振兴
记者:聚焦“五大振兴”,海陵试验区将如何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统筹“三农”工作,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陈永禄:今年,海陵试验区通过召开乡贤企业家助力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促成村委会与企业现场签约8个项目,为乡村振兴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我们将坚持把“三农”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让广大群众有实在的、直接的、长期的获得感,努力开创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新局面。
一方面,聚力“五大振兴”,推动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一是统筹推进农村承包地、宅基地、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三块地的改革,加快农村土地有序流转,整合利用农村零星闲散土地资源。二是推动珍珠马蹄、无核荔枝、咸水稻等优势农业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发展,打造2至3个现代农业产业园,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三是发展乡村文化,选址谋划建设黄伯荣语言文化纪念馆,加强楹联文化建设,提升“中国楹联文化区”品牌效应。四是持续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开展农村厕所革命、生活垃圾治理、生活污水治理攻坚行动,健全农村公共设施管护和经费保障长效机制。五是创新乡村治理方式,推广南村村乡村治理积分制试点经验,提升精细化网格化服务管理水平。
另一方面,扎实做好“三农”工作,持续增强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一是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完善撂荒地复耕复种长效机制,营造良好产供销环境,全力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二是健全完善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对接珠海市26家平台和“漠阳商城”线上平台销售本地农副产品,重点开展产业扶贫、消费扶贫,及时消除返贫风险,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展开阅读全文
关键词:
Copyright 2015-2022 大众食品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豫ICP备20014643号-14 联系邮箱: 905 14 41 07@qq.com